搜索到731篇“ 《艺文类聚》“的相关文章
艺文类聚
(唐)欧阳询撰
关键词:百科全书唐代
艺文类聚
(唐)欧阳询撰
关键词:百科全书
艺文类聚》纸背文书所见明代山西巡抚及巡按考释
2023年
上海图书馆藏《艺文类聚》纸背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至万历二年(1574年)山西藩王宗禄文书,记载了巡抚山西都御史孟、杨、万、王,巡按山西御史陈、宋、饶、桂监察王府宗禄发放事宜。通过文书与传世文献的结合,明确了嘉隆万年间巡抚山西都御史与巡按山西御史具体为何人。山西藩王宗禄文书为新发现的第一手资料,提供了明代山西巡抚都御史、巡按御史监察山西藩王宗禄发放的细节性资料,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与学术价值:其一,为明代巡抚都御史与巡按御史监察职能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其二,为巡抚都御史、巡按御史等监察官的个案研究提供了新的契机。
孟月
关键词:《艺文类聚》
雁意象的多重意蕴及其生成——以《艺文类聚》子目“雁”为中心
2023年
艺文类聚》卷九十一“鸟部中”子目“雁”运用意象批评的方法,辑录各种文献和诗、赋作品,展现了雁意象在先唐时期的生成与传承,反映了《艺文类聚》编者的动物意象批评观念。诗歌中的雁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中,主要是用作比、兴手法;从汉末开始,雁意象用来表达思乡恋土的情感,这与雁的候鸟特点有关;三国至南朝,雁意象又有孤独寂寞、旅途凶险、追慕舒适生活、热衷功名等多种象征意蕴。赋中的雁意象则被赋予伦理秩序、避世隐居的意蕴。以《艺文类聚》为切入点,考察意象批评在先唐时期的流变,这是一个为古今研究者所忽略的角度。《艺文类聚》所运用的意象批评方法是隐性的、潜在的,在选与不选、选此还是选彼的选编操作中,体现着意象批评的意蕴。
韩建立
关键词:意象批评类书《艺文类聚》
动物意象批评在类书中的生成与传承——以《艺文类聚》子目“雁”为例
2023年
艺文类聚》卷九十一“鸟部中”子目“雁”运用意象批评的方法,辑录各种文献和诗、赋作品,展现了雁意象在先唐时期的生成与传承,反映了《艺文类聚》编者的动物意象批评观念。诗歌中的雁意象最早出现在《诗经》,主要是用作比、兴手法;从汉末开始,雁意象用来表达思乡恋土的情感,这与雁的候鸟特点有关;三国至南朝,雁意象又有孤独寂寞、旅途凶险、追慕舒适生活、热衷功名等多种象征意蕴。赋中的雁意象则被赋予伦理秩序、避世隐居的意蕴。以《艺文类聚》为切入点,考察意象批评在先唐时期的流变,这是一个为古今研究者所忽略的角度。《艺文类聚》所运用的意象批评方法是隐性的、潜在的,在选与不选、选此还是选彼的选编操作中,体现着意象批评的意蕴。
韩建立
关键词:意象批评类书《艺文类聚》
植物意象批评在类书中的生成与传承——以《艺文类聚》子目“柳”为例
2023年
艺文类聚》卷八十九“木部下”子目“杨柳”运用意象批评的方法,辑录各种文献和诗、赋作品,展现了柳意象在先唐时期的生成与传承,其中重点展现了植物意象“柳”在诗、赋中的生成与传承,反映了《艺文类聚》编者的植物意象批评观念。柳意象被采入诗作,始于《诗经》。魏晋时期,柳逐渐成为某种人格的象征,且多与男性有关,代表高洁的志向、出众的才智、阳刚的俊美、潇洒的风度、生命的哲思等。南北朝时期,柳意象由喻指男性的阳刚之美,发展到喻指女性,用来比拟相思之情。三国赋作往往托物言志,借柳表达人生感叹,即“感类伤情”;而西晋赋“重于事形”,在描写上更加工细。以往的意象批评尚未见到用于类书研究的成果。以类书《艺文类聚》为切入点,考察柳意象在先唐时期的生成与传承,这是为古今研究者所忽略的角度。
韩建立
关键词:意象批评类书《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巧艺部》研究
中国古代各类典籍中的大量艺术相关内容构成了中国传统的艺术史与艺术理论,对当下艺术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愈发凸显,但这其中,类书中的艺术相关内容却少有学者探讨研究,尤其是《艺文类聚》。《艺文类聚》作为现存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官...
刘雅楠
关键词:艺文类聚类书
艺文类聚》书体文校勘价值考论
李佳傑
唐代类书引《山海经》研究——以《艺文类聚》《初学记》为例被引量:1
2022年
唐代两大类书《艺文类聚》和《初学记》旁征博引,在论述文字之际皆征引大量经典文献,《山海经》为其一。本文试图以唐代两大类书《艺文类聚》和《初学记》为例,通过对两大类书所引《山海经》的引文与宋本《山海经》进行比勘,以期从中略窥唐代《山海经》的部分形貌以及加深对类书与《山海经》的认识和理解。本文所用《艺文类聚》为汪绍楹校点整理本,《初学记》为中华书局出版、2016年重印本,用以校勘的《山海经》底本为国家图书馆藏南宋池阳郡斋刻本影印本。
杨娜
关键词:《艺文类聚》《初学记》
植物意象批评在类书中的生成与传承——以《艺文类聚》子目“桑”为例
2022年
艺文类聚》卷八十八“木部上”子目“桑”运用意象批评的方法,辑录各种文献和诗、赋、赞等三种文体的作品,展现了桑意象在先唐时期的生成与传承,反映了《艺文类聚》编者的植物意象批评观念。远古的桑意象多与女性有关。文学作品中桑意象的生成,源自《诗经》,桑意象大多又与爱情有关。汉初编撰的《列女传》中鲁秋胡妻、齐宿瘤女、陈辩女的故事,使桑意象的内涵发生变化,由桑林中的相悦相恋,转变为桑林中对非礼之举的严词拒绝,采桑女也成为坚守贞洁的女子形象。东汉至南朝陈,桑意象作品的主题呈现多样化趋势:歌咏桑树,表达采桑女对时光和命运的感伤,描写采桑女的美丽,抒发采桑女的离别相思之苦,以及对汉乐府《陌上桑》的模拟。
韩建立
关键词:意象批评类书《艺文类聚》

相关作者

韩建立
作品数:64被引量:60H指数:5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艺文类聚》 类书 大学语文 艺文类聚 子目
力之
作品数:113被引量:152H指数:8
供职机构: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选》 文选 萧统 刘孝绰 昭明太子
孙麒
作品数:8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研究主题:艺文类聚 《艺文类聚》 校勘 考论 底本
李小成
作品数:62被引量:42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文理学院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中子 《史记》 诗经 《易经》 周易
刁美林
作品数:25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
研究主题:抄本 毕沅 《艺文类聚》 《太平御览》 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