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7 篇“ 《童年的消逝》 “的相关文章
童年 的 消逝 在《童年 的 消逝 》里,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 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 论题,即童年 的 诞生,是因为新的 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 (美)波兹曼著关键词:童年社会学 童年 的 消逝 在《童年 的 消逝 》里,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 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 论题,即童年 的 诞生,是因为新的 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 (美)波兹曼著关键词:童年社会学 童年 的 消逝 本书分为“童年 的 发明”和“童年 的 消逝 ”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表述了“童年 ”这个概念的 起源;第二部分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揭示了从谷登堡的 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 电报密码世界等内容。 (美)尼尔·波兹曼(Neil关键词:童年社会学 保卫童年 :反思成人中心主义——基于《童年 的 消逝 》文本解读 2024年 1982年,尼尔·波兹曼出版了《童年 的 消逝 》(The Disappearance of Childhood)一书,提出了“以电视为中心的 媒介环境正在导致童年 在北美地区的 消逝 ”的 命题。四十年来,《童年 的 消逝 》一书引发众多思考,学界多是赞扬尼尔·波兹曼对电子媒介泛滥下童年 世界存在的 文化危机的 敏感与批判,以及经由他的 警醒对儿童和童年 进行反思,探寻教育的 拯救之道,但也有学者对其命题的 局限性进行了剖析。 邓超 张家琼关键词:《童年的消逝》 电子媒介 尼尔·波兹曼 文本解读 中心主义 童年 尼尔·波兹曼童年 论与媒介批判——《童年 的 消逝 》与媒介隐喻力量 2024年 从形成到消逝 之间审视童年 ,在发明与发现之间解析童年 ,尼尔·波兹曼在《童年 的 消逝 》一书中提出印刷术建构了童年 而电子媒介摧毁了童年 ,其所论的 童年 是其理论视野的 发明,也具有一种媒介批判视野的 洞见。这种洞见是菲力浦·阿利埃斯《儿童的 世纪》奠定的 儿童构建观的 延续,也是尼尔·波兹曼媒介环境学派媒介批判的 起点。波兹曼童年 论述的 核心是“媒介即隐喻”,是波兹曼对技术作用于人、文化、社会的 批判性思考。其媒介批判观奠定了媒介环境学派第二代发展的 基石,并成为后世研究的 路径指引和精神指引。 梁芷藤 杨红旗关键词:尼尔·波兹曼 媒介批判 被电子媒介裹挟的 教育,该何去何从? ——从《童年 的 消逝 》看当下教育的 几个问题 2024年 教育需要依靠媒介,才能实现它的 传授目的 .随着媒介的 更新变化,实现教育目的 的 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从单一的 口头传授到多功能的 电子媒体设备,教育依靠的 媒介载体层出不穷.传播方式的 千变万化也在引起教育内涵和受教育者的 变化.甚至,教育已经被不断发展的 电子媒介所裹挟,失去了其本来很是"严肃"的 底色,而一概被娱乐所淹没.可见,电子媒介影响到的 远不止童年 ,还有和童年 相关的 一切,自然包括挤占童年 时间较多的 教育. 李彦军关键词:电子媒介 电子媒体 教育内涵 《童年的消逝》 受教育者 轻舟难载许多愁——儿童影视动画全龄化网络营销下“童年 的 消逝 ” 2024年 当下,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已成为中国电影电视营销的 兵家必争之渠道,并因此掀起一股以小博大的 “微营销”影视宣发神话热潮。当儿童影视动画被裹挟进“微营销时代”,往往以“全龄化”的 营销姿态走歪了儿童影视产业化道路,在模糊了成人话语与儿童话语的 新媒体平台上,“童年 的 消逝 ”正在成为可能。 孟龑 杨帆媒介情景论视阈下短视频时代“童年 的 消逝 ”再解读 2023年 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媒介进入当下社会后对人们日常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相比成人,儿童在此种新媒介场景中受到的 冲击更为显著,短视频中的 “成人化儿童”屡见不鲜。由于国情不同,相较欧美国家,中国社会中的 “成人化儿童”现象直到短视频兴起才大规模出现。本文站在梅罗维茨媒介情景论视阈下,分析新旧媒介交替对中国儿童造成的 不同影响,并阐述为何中国这种“童年 的 消逝 ”在短视频时代才呈现出来,对大众媒介与儿童生活之联系进行新形势下的 再解读。 林可关键词:童年 也谈“童年 的 消逝 ” 2023年 随着触屏手机和平板电脑的 问世,人们的 社会交往形式一下子从组织聚会转移到了指间交流,进而演变为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来社交、购物、点餐、追剧和学习等。借助手中的 小屏幕,人们在一瞬间了解千里之外,甚至大洋彼岸发生的 新鲜事儿,实在是方便。随着信息时代的 飞速发展,短视频迅速走进了人们的 生活,饭后躺在沙发上刷短视频,成为主流的 休闲娱乐方式,不知不觉一两个小时就过去了。高兴起来自己也拍两个小视频传到社交账号与朋友分享,逢年过节一家人的 团聚就更少不了拍个短视频来庆祝。网络上的 短视频越来越多,传播无筛选,良莠不齐,甚至部分内容对于儿童健康成长不利。我曾读过一本书,尼尔·波兹曼的 《童年 的 消逝 》,其描述的 是电视节目给儿童带来的 危害,而今看来,信息时代的 短视频比电视节目的 危害更大,来得更容易。 张慧关键词:平板电脑 电视节目 触屏手机 信息时代 浅析短视频视域下的 “童年 的 消逝 ” 被引量:1 2022年 本文立足于尼尔·波兹曼的 “童年 的 消逝 ”理论,从短视频的 视角切入,提出导致“童年 消逝 ”现象主要体现在儿童对短视频的 接触与使用、短视频对儿童价值观的 改变以及短视频平台上的 儿童形象呈现三个方面,并探究信息的 可获得性如何导致该现象的 产生。 董峰浩关键词:未成年人
相关作者
刘清华 作品数:4 被引量:2 H指数:1 供职机构:新疆财经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 研究主题:标签化 《童年的消逝》 新闻报道 新闻 媒介环境 杨红旗 作品数:71 被引量:96 H指数:5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叙事伦理 以意逆志 人性 文学批评 知识生成 周国平 作品数:184 被引量:223 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 哲学家 尼采 孩子 财富 黄珍妮 作品数:2 被引量:0 H指数:0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研究主题:《童年的消逝》 儿童游戏 儿童服装 媒介 潜移默化 孟昭岩 作品数:5 被引量:1 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 研究主题: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经济发展 协调度 实证分析 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