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43篇“ 《烦恼人生》“的相关文章
烦恼人生
本书是池莉的中篇小说作品集,选入作者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和《太阳出世》三部中篇小说。
池莉著
关键词:小说集中篇小说
烦恼人生
烦恼人生》《池莉经典文集》中的一部,收入了包括《烦恼人生》、《细腰》、《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你是一条河》、《一去永不回》七个中短篇小说。这些小说,可以看出作家闻名文坛初期的温婉的行文风...
池莉著
关键词:作品集中篇小说
烦恼人生
0903091203
池莉著
关键词:中篇小说短篇小说选集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小说翻译实践报告——以池莉《烦恼人生》(节选)英译为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号召,文学作品的外译对中外文化交流和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小说是文学的典型产物,其丰富的故事情节以及精彩的人物塑造深受不少读者的喜爱。《烦恼人生》开启了“新写实主义”小说流派,在...
欧阳锴钰
关键词:小说翻译功能对等《烦恼人生》
从“烦恼人生”到“爱恨情仇”——池莉中篇小说探秘
2022年
池莉是一个经得起岁月阅读的作家。有一些作家的作品当时很轰动,但过了一些时候,语境、时代变了之后,那些作品或是力有不逮,或是中气不足,总归经不起文学的细读,而仅余社会学的资料价值了。池莉的作品不是这样,它有一种蛮力——之所以这样说,是想表达它作品的某种力度,你说它现实也好,超前也好,总是有一种“气”在里面,或者说,那是一种穿透力。
何向阳
关键词:烦恼人生爱恨情仇社会学
电影《无名之辈》:喜剧逻辑与烦恼人生
2021年
影片《无名之辈》从2018年11月中旬全国上映以来,社会及业界反响热烈,以不俗的票房和良好的口碑成为又一匹“黑马”。作为一部国产低成本喜剧片,它向观众讲述了普通人的平凡人生,其叙述节奏比较符合国人的欣赏习惯和心理预期。电影极力呈现一个个小人物的悲喜人生,触及到了当下社会的一些现实问题,引发人们对当下社会和人生进行深刻的思考。
董新颖张凡
物质困境下的烦恼人生——1990年代小说中知识分子书写之一
2021年
1990年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传统的经济生活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传统知识分子因贫困走向世俗,从而陷入到日常生活无法自保的狼狈与尴尬;青年知识分子同样要面对生活的各种压力与烦恼,表现出更多的困顿、焦虑与彷徨;知识分子无法找到自己的明确定位,是坚守,转身还是融合,成了一个内心最痛苦的抉择。这应该是现代化的历程中,唯中国所独有的社会现象和精神现象,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
于沐阳
关键词:知识分子
论《烦恼人生》世俗书写的美学意义
2020年
池莉是新写实主义小说代表作家,其小说《烦恼人生》书写了与宏大叙事不一样的生活真实,在艺术形式上呈现出原生态的美学特征。《烦恼人生》的世俗书写,凝聚着池莉独特的生命体验:不断突破生存困境、不断追求美好生活。对自然自在人生状态的探寻,对诗意人生的呼唤,使池莉的作品有着更为广泛的美学意义。
林倩倩
关键词:《烦恼人生》美学意义
从《烦恼人生》看池莉小说叙事特点
2020年
烦恼人生》讲述了一个名叫印家厚的普通工人在一天的时间里经历的所有事情。虽然题名为"烦恼人生",但故事时间只有一天,从凌晨四点到晚上十一点半。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大大小小的事情充斥着印家厚的生活,真实地反映了一个普通工人的日常生活。叙述者以"超然"的叙事姿态讲述了一个平凡小人物一天的生活,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叙述故事,放大印家厚的每一个烦恼细节,其小说语言有池莉特色的"汉味"特点。
周红梅
关键词:《烦恼人生》叙述者平凡
转型语境下新写实小说的命名与多棱镜读解——论《烦恼人生》的产生与接受
2019年
池莉的代表作《烦恼人生》是批评家阐释新写实小说潮流的重要文本,小说在传统现实主义和先锋写作之间独辟蹊径,借助对匮乏现实和烦恼体验的书写,找到新的文学生长点,获得批评家"现实主义"、"现象学"和"后现代主义"的多重读解,完成了转型语境对新写作选择、接受的完整过程。
任南南
关键词:《烦恼人生》新写实

相关作者

魏娜
作品数:10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烦恼人生 当代文坛 《哺乳期的女人》 毕飞宇小说 《玉米》
张志忠
作品数:172被引量:334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学 长篇小说 中国当代文学 作家 小说
杨彩娟
作品数:9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艺术符号 《烦恼人生》 烦恼人生 苏珊·朗格 主题
于双胜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山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沉沦 《烦恼人生》 日常生活世界 人物心理 挣扎
邓娟
作品数:22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
研究主题:悲剧命运 张爱玲小说 《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 悲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