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9篇“ 《左氏春秋》“的相关文章
- 左氏春秋
- 《左氏春秋》是记录春秋时期社会状况的重要典籍。内容包括诸侯国之间的聘问、会盟、征伐、婚丧等,对后世史学、文学都有重要的影响。主要记录了周王室的衰微,诸侯争霸的历史,对各类礼仪规范、典章制度、社会风俗、民族关系等。
- (春秋)左丘明著
- 左氏春秋
- 本书介绍了这部儒家的经典、大部分以事实解释《春秋》的内容、保留有大量史料的著作,针对其原文进行解释详细、全面的翻译。
- (春秋)左丘明著
- 关键词:古代史译文左传春秋时代
- 左氏春秋
- 老根
- 论《左氏春秋》人文理性的书写
- 《左氏春秋》是中国文学延绵不绝山脉中的一座高峰,代表着先秦史传散文的最高成就,在作者对春秋历史富瞻且宏大的记述之中,透露出一种愈加蓬勃的人文理性气质。从西周初至春秋末年,随着神话思维的散落,人本思潮逐渐深入人心,在思想界...
- 吴艺华
- 关键词:先秦时期《左氏春秋》人文理性史传散文
- 變聖經爲舊史:陳槃《左氏春秋義例辨》述評
- 2021年
- 陳槃青年時受"古史辨運動"影響,經顧頡剛、傅斯年指導而撰成《左氏春秋義例辨》,在《左傳》疑辨史上佔著一個重要位置。陳槃覆勘《左傳》所有義例,不僅糾其解經之謬,探其附益之源,還進而辨解《春秋》記事盡屬史書常法,未經孔子筆削,由此將千古聖經還原爲魯國舊史。陳槃對《左傳》義例的批駁,可謂勝義紛披,超越前賢,但對《左傳》義例來源的推斷、對劉歆等人作僞鈔襲的舉證,却有畫蛇添足之憾。
- 吴仰湘李超峰
- 清光绪癸卯年四川恩科乡试《范仲淹以<左氏春秋>授狄青论》题卷述略
-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源于汉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时期,废除于清朝末年。清代科举考试分为生员、举人和进士考试。本文以清光绪二十九年恩科癸卯乡试,也是清朝最后一次乡试为例,来看当时四川乡试...
- 李勇先
- 关键词:范仲淹
- 文献传递
- 《左氏春秋》叙事的礼乐文化阐释
- 本书不属于一般意义上的经学、史学研究,也不同于文学现象研究,而是着重从礼乐文化的层面阐释《左氏春秋》叙事模式与意蕴的生成及影响。这样的研究思路决定了本书与《左传》学史、《左传》评点研究、《左传》人物研究、《左传》对小说的...
- 单良著
- 关键词:礼乐编年体《左传》春秋时代
- 《左氏春秋》“齐人来归卫俘”祛疑——《左氏春秋》为古文经的新证据被引量:1
- 2014年
- 《春秋》三家经传有六,唯《左氏春秋》庄公六年经文言“齐人来归卫俘”,其五皆言“宝”.此处异文自杜预以来注解者多有歧说.由新出土清华简《系年》“孚人”即见于文献之“褒人”,可知“孚”、“褒”二字可通假.由此我们推断《左氏春秋》经文“齐人来归卫俘”之“俘”亦应是“宝”字的通假字,也可据此纠正“此必左氏经独误也”的错误看法,为《左氏春秋》为“古文经”增添有力证据.
- 王伟
- 关键词:异文通假古文经
- 《左氏春秋》《蒙古秘史》之比较
- 2013年
- 《左氏春秋》的作者在记载历史时,还将众多的人物具体形象地再现于书中,从而使其成为我国第一部重要的历史文学著作,并在此后的文学史上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蒙古秘史》是蒙古族历史学上的开山之作,并且由于其独特的文学描写而居于世界经典文学名著之列。两部巨著在"重大战役的描写"和"勇士形象的刻画"方面体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性,以下笔者将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并探究其形成原因。
- 王素敏
- 关键词:《蒙古秘史》春秋文学描写历史学文学著作文学名著
- 东汉初“立《左氏春秋》博士与否”牵涉出的《史记》争论
- 2010年
- 东汉初年,由"立《左氏春秋》博士与否"问题引发了关于《史记》的学术争议:赞成立《左氏春秋》博士者,认为《史记》多引《左氏》,应立《左传》博士。反对者指责《史记》思想原则——"太史公违戾《五经》,谬孔子言",成为汉代思想界的公共话语。而汉光武帝刘秀采取理性的态度,为这场政治文化的大争论营造了学术生态。
- 李剑清
- 关键词:《左氏春秋》
相关作者
- 单周尧

- 作品数:19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香港大学
- 研究主题:《汉语大字典》 粤方言 札记 《左传》 读音规范
- 田艳艳

- 作品数:17被引量:51H指数:3
- 供职机构:郑州师范学院图书馆
- 研究主题:图书馆 课堂教学 课堂 模型构建 文献检索课
- 谭黎明

- 作品数:1被引量:13H指数:1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
- 研究主题:春秋战国时期 《左氏春秋》 《左传》 《十三经注疏》 官制
- 朱晓锋

-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
- 研究主题:《左氏春秋》 学术思想 刘逢禄 清末民初时期 章炳麟
- 谢济

- 作品数:14被引量: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 研究主题:金景芳 史学 殷代 古史分期 甲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