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8篇“ 《小豆棚》“的相关文章
豆棚
该书共分为忠孝部、义勇部、报应部、祥瑞部、艺文部、珍宝部、僧道部等十六卷,收文二百余篇。即《颜氏忠孝录》、《常运安》、《一枝花》等。
(清)曾衍东著
关键词:清代笔记小说
豆棚
(清)曾衍东著
关键词:清代选集笔记小说
豆棚
(清)曾七如著
关键词:清代笔记小说选集
男女奇异“邂逅”下的梦想与守望——《豆棚》典型情节与意义论
2019年
受《聊斋志异》《红楼梦》等作品的影响,曾衍东所撰《豆棚》融文言与白话的优长于一身,巧妙构思,取得多方面成就。作品中的"邂逅"情节,有的发生在人与人之间,有的发生在人与花妖、狐媚之间,即使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也常常越出邂逅者本该有的生存空间和活动轨迹。"邂逅"是不同生命轨迹的偶遇,它不只是惊于外貌的艳丽,而是更重才华与雅趣,是作者向孤寂苦闷的快意突围,是对无间知音的美好寻觅。在"豆棚"闲适语境下,作者依然保持着古代知识分子特有的人格和道德追求。
许振东
关键词:邂逅惊艳守望
《醒世姻缘传》中晁梁与《豆棚》中金葆之人物原型考
2017年
在《大明高僧传》《释鉴稽古略续集》《芝园后集》《清稗类钞》等书中记载了一系列与《醒世姻缘传》中晁梁角色、《豆棚》之《再来人》中金葆故事相似的记载和传说。通过这些记载之间的比照和分析可以确定,《醒世姻缘传》中的晁梁、《豆棚》之《再来人》中的金葆、《清稗类钞》之《跛脚僧讬生》中的金葆三者的人物原型,均出自元末明初江南地区的高僧大德、佛教华严宗的重要代表人物——绍兴宝林寺大同法师,是根据其事迹逐步演化加工而来的。《再来人》《跛脚僧讬生》关于金葆故事的形成,是一个独立发展的过程,是从大同法师的事迹逐步发展演化而来的。《醒世姻缘传》中晁梁的故事,则取材于金葆故事的一个更早版本。
黄敬宗
关键词:《醒世姻缘传》《小豆棚》
曾衍东《豆棚》创作动机考论
2013年
创作动机是促使作家投入文学创作活动的内在动力。曾衍东创作《豆棚》一方面是纾解自己仕途的忧愤,另一方面从仕途到"著书立说"也是其隐逸情节的体现,并且这本说也满足了作者避世消闲、文章传世的功利意图。
高岩王向荣
关键词:创作动机忧愤隐逸消闲
豆棚》对《聊斋志异》题材的传承与突破被引量:1
2011年
曾衍东的《豆棚》是“仿聊斋”作品中的一部,在题材上既有对《聊斋志异》的传承,主要体现在揭露和讽刺社会黑暗与罪恶、抨击科举制度、表现爱情婚姻生活与塑造女性形象等的题材中,也有对《聊斋志异》的突破与超越,在上述题材中,曾衍东相比蒲松龄思想认识更超前,情感取向更明确,此外,《豆棚》中有些题材内容是《聊斋志异》没有的。
朱秀敏
关键词:聊斋志异题材内容
豆棚》语言的诗情画意美
2010年
豆棚》是《聊斋志异》的仿作,因出色的艺术成就成为映衬《聊斋志异》这一文言说巅峰之作的又一高峰。《豆棚》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美,在该作品取得的各方面艺术成就中最为突出。
宋金民
关键词:《小豆棚》语言
豆棚》语言的诗情画意美
2010年
豆棚》是《聊斋志异》的仿作,因出色的艺术成就成为映衬《聊斋志异》这一文言说巅峰之作的又一高峰。《豆棚》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美,在作品取得的艺术成就中最为突出。
宋金民
关键词:语言
仿《聊斋》之作 ——《豆棚》研究
豆棚》是曾子后人曾衍东创作的一部文言说集,作品深受《聊斋志异》影响,但是又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是早期仿聊斋的优秀作品之一。本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言,指出研究《豆棚》的意义,并对作品的研究现状进行简要概括。...
任庆华
关键词:《小豆棚》《聊斋志异》创作动机仿作

相关作者

刘建芳
作品数:16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北大学
研究主题:《小豆棚》 《红楼梦》 高职院校 女性形象 《老人与海》
宋金民
作品数:35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怀化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研究主题:水浒传 救世 《水浒传》 《小豆棚》 水浒
张娟
作品数:20被引量:6H指数:1
供职机构: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高职院校 《红楼梦》 《小豆棚》 新教师 房琯
任庆华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小豆棚》 艺术特色 创作动机 《聊斋志异》 仿作
朱丽君
作品数:3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小豆棚》 财富观念 笔下 《庄子》 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