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41篇“ 《倾城之恋》“的相关文章
倾城
本书收录张爱玲于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四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包括《第一炉香》《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封锁》《倾城》《琉璃瓦》《金锁记》《连环套》等。
张爱玲著
倾城
张爱玲著
关键词: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倾城
本书收有《茉莉香片》、《心经》、《封锁》、《琉璃瓦》、《年青的时候》、《倾城》、《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沉香屑》等短篇小说13篇。
张爱玲著
关键词:短篇小说
倾城
本书分为小说和散文两部分,收入短篇小说《倾城》、《金锁记》、《沉香屑》,散文《天才梦》、《更衣记》、《童言无忌》等多篇。
郑田著
关键词:散文短篇小说
倾城
张爱玲著
关键词:散文短篇小说选集
倾城
张爱玲著
关键词:短篇小说选集
倾城
本书原名为《张爱玲传奇》:收《留情》、《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年轻的时候》等16篇短篇小说。
张爱玲著
关键词:短篇小说选集
1944年《倾城》小说的话剧改编与喜剧性特色
2025年
1944年,由张爱玲《倾城》小说改编的话剧在上海沦陷区演出,从小说改编为话剧的历史进程中还蕴藏着一些尚未掘进的问题。剧团对观众群体的偏好与小说戏剧化为改编提供了必要条件,奠定了文本基础。张爱玲在港求学时对浅水湾饭店和母亲穿着的记忆,影响了舞台上的色彩布设,以胡琴为代表的京味音乐消解了小说中的圆满暗喻和原乡的地域性概念,结合张爱玲六十年代的创作,还反映出作者对自身南北双重籍贯的认同以及从文化角度对中国形象的理解与构建。话剧中的喜剧效果不仅与张爱玲家族纷争中的闹剧化有异曲同工处,还明显不同于张爱玲后期风俗喜剧中更为自然圆熟的幽默。《倾城》话剧以大团圆的形式收尾,但并不具有一般喜剧的积极教育意义,却对沦陷区的上海市民而言有精神共振的效果。
周彦杉
关键词:喜剧效果小说改编
论《倾城》的三重意蕴
2024年
倾城》是张爱玲于1934年完成的小说,其中以白流苏与范柳原的爱情为主线,虽看起来是圆满的结局,但其中穿插着转瞬即逝的繁华安定、荒诞冷漠的人间情义,让人感到苍凉。白流苏与范柳原的情感是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铸成的。因而在这篇小说中,可以读出三重意蕴,分别是:对现代男女关系的反讽、表现乱世中女性生存的悲哀以及特定时空下个人命运的无常。本文将从这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小说的意蕴。
孙嘉悦
关键词:《倾城之恋》反讽个人命运
张爱玲《倾城》中的上海书写
2024年
张爱玲的《倾城》创作于上海城市化繁荣时期,不仅描写了一个华丽苍凉的爱情故事,也呈现了一个新旧交织时代的复杂上海形象。从细节世界中的上海生活、“他者”香港地区对照下的上海形象与白流苏形象的上海隐喻等三个维度考察《倾城》中的文本话语系统与主题意蕴,发现张爱玲笔下的文学上海,较为深入地探究了特殊的租界空间背景下、新旧交陈时代中上海人的生活方式,以及上海破碎与断裂、自由与包容相交织的城市气质。
杜鹃黄丽娟
关键词:《倾城之恋》

相关作者

贾雨潇
作品数:14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倾城之恋》 白流苏 以就业为导向 礼仪 《金锁记》
师少华
作品数:13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研究主题:《倾城之恋》 女性主义角度 《傲慢与偏见》 父权社会 自信
袁少冲
作品数:19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运城学院中文系
研究主题:《倾城之恋》 细读 《肥皂》 研究史 封建家庭
周萌萌
作品数:5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倾城之恋》 人性 心理特征分析 人物心理 艺术特征
张翠萍
作品数:20被引量:29H指数:4
供职机构:平原大学
研究主题:女性主义 张爱玲小说 女性意识 圣经情结 《百年孤独》